打桩对周边房屋的影响
我是做桩基的,打桩的震动影响不大,主要打入桩的挤土影响。打桩的影响范围一般在桩入土深度1-1.5倍范围(楼层高低无所谓),例如桩长30米,那么打桩地点距你房屋60米就是安全的(理论上)。如果打入的桩较多,较密,那么挤土影响会加大。对你们的影响主要是:噪音、已建建筑的沉降、开裂现象(严重的话),地下管线破坏等。
建议距离超过100m,忍一下吧;距离在30-60米之间,协调解决,要求建设方请监测单位布控监测,要求施工单位在打桩区域与已建建筑之间开挖防挤沟及钻应力释放孔。
影响是可控的,楼主可要上心啊,毕竟关系到自身安全。根据《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房屋鉴定由市县房地产主管部门负责。
鉴定机构进行房屋安全鉴定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受理申请;
(二)初始调查,摸清房屋的历史和现状;
(三)现场查勘、测试、记录各种损坏数据和状况;
(四)检测验算,整理技术资料;
(五)全面分析,论证定性,作出综合判断,提出处理建议;
(六)签发鉴定文书。
建筑工程 桩长 与其 对周边的影响范围关系多少?
工程桩的长度与其对周边的影响范围没有直接关系。
这一点可从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的‘桩的最小中心距表’可看出,对于不少于3排不少于9根的摩擦型桩基中心距应≧3d。其中d为桩身直径。端承桩就更与桩长无关了。嵌岩桩大概是桩底的10米范围内静压预制桩根据施工实践反映为浅层大、深层小、近处大、远处小,影响范围可达1~1.5倍桩长,并与地质状况、平面布桩率、压桩速度、施工顺序等因素有关。
静压预制桩属挤土桩,由于大量桩体积的压入,破坏了土体的相对平衡状态,在不排水条件下桩必须向外挤开与自身体积相等的土体体积。施工的桩数越多,压桩的速度越快,土侧压力增量就越大,当桩周围土体结构破坏并产生隆起时,对周围建筑或地下管线设施就可能造成损害。
在饱和软土层中,由于其渗透系数小,土体挤压后导致了孔隙水压力的急剧增大,即产生了“超静孔隙水压力”。它通过地层中的含水层迅速向四周传播,其影响的范围更甚于一般土体挤密的挤压应力。
压入1根桩后,就能使桩周围2m~3m范围内饱和软粘土中孔隙水压力u>g(g为上覆土总重),在此范围之外超静孔隙水压力△u逐渐减小。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由于土的渗透系数不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亦不同。淤泥渗透系数低,超静孔隙水压力不易消散;而在淤泥与粉细砂交互层中,由于粉细砂层渗透性相对较好,淤泥中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将通过粉细砂层较快消散。
在沉桩过程中,土体挤压应力和所造成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起了共同的作用。根据施工实践反映为浅层大、深层小、近处大、远处小,影响范围可达1~1.5倍桩长,并与地质状况、平面布桩率、压桩速度、施工顺序等因素有关。同时,沉桩本身产生的土体挤压与超静孔隙水压力还将对已施工的桩产生水平位移与上浮,造成桩基质量事故。
随着打桩间歇时间的推移,所增大的土体应力与超静孔隙水压力将逐步扩散以至消失,地层重新固结又对周围建(构)筑物形成不利影响。 静压法沉桩与锤击法相比,除了无振动、无油污、无噪音外,对降低土体的挤压应力与超静孔隙水压力没有优势性,另外,由于昼夜施工以及设备太重致使地基沉陷而产生的影响更甚于锤击桩。在饱和软粘土中压桩,特别是在平面布桩率高、施工场地狭小、四周有毗邻旧建筑物的情况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更为直接,而采取文中所述的几项防护措施并辅以施工过程跟踪监测,是能够取得预期效果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打桩对周围建筑物影响范围(打桩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我的网站本文标题:打桩对周围建筑物影响范围(打桩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地址:http://www.jh0754.com/8021.html